“最近真的太忙了,6月底刚发了一批薯片前往加拿大,马上要和印度尼西亚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德国的经销商洽谈出口事宜,产品将在10月集中大批量出口海外。”7月11日,记者见到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阳时,他正和团队商讨出口事宜。
谁能想到,两年前这家以生产本地辣椒制品为主的小微企业,如今其产品已远销德国、法国、卡塔尔等十余个国家。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的蜕变之路,正是六盘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构建“三双”工作机制、深度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。
杨阳(左二)与外国客商洽谈薯片出口事宜。
“三双”机制即“双找双清单”“双向双对接”“双问双服务”,是六盘水市场监管部门将监管职能转化为服务效能的核心举措。该机制精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痛点,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护航,为本土企业铺设了一条借船出海、迈向世界的快速通道。
2022年,楚麻汉辣初创之际,面临国际认证复杂、品牌出海受阻、技术升级瓶颈等多重挑战。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借助“双找双清单”机制精准诊断,从企业厂房设计初期便深度参与。
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薯片生产车间。
一项增设油泼辣椒生产线的提议,每年为企业带来超过5万元的额外收入;一个巧妙的淀粉沉淀池设计,既节约用水又降低能耗,同时实现废料回收,每年节省成本逾3万元;一次同业间的技术帮扶合作,成功破解薯片含油量过高的问题,含油量降幅达3.5%。
“此外,我们还带领管理团队外出学习,及时识别并退回一批不合格原料,为企业挽回20万元的损失。”六盘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龚洪富告诉记者。
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薯片生产车间。
当企业计划于2025年初进军东南亚市场时,复杂的国际认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启动“双向双对接”机制,搭建起企业与专业资源的桥梁。针对英国天祥集团严格的“三零”认证标准,联合专业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辅导支持。
“在高效的协调作用下,原本需耗时2至3个月的5项国际认证审核流程,奇迹般地被压缩至短短15天。我们也顺利获得了‘三零’认证及清真(HALAL)认证。”杨阳向记者透露。
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生产的薯片。
这张高效的通行证,为楚麻汉辣与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代理协议签订奠定了基础。今年4月,价值7万元的首批薯片成功发往新加坡,标志着六盘水特色食品正式敲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。
面对企业布局欧美市场的目标,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依托“双问双服务”机制,积极采取行动。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主动上门,指导企业制定国际商标注册策略,巧妙规避“辣”字等显著性不足的词汇。为保护企业核心技术,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专利申请流程,助力其原切工艺和“三零”调味配方构建坚实的知识产权“护城河”。
楚麻汉辣食品(盘州)有限公司薯片生产车间。
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,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推荐专业设计资源,打造出融合贵州文化元素与国际审美的“国潮”“国粹”“国狮”系列包装,使企业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,成功在欧盟、中东市场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。截至2024年底,楚麻汉辣产品累计出口额已超过160万元,预计今年将突破500万元。
从盘州辣椒面到国际认证薯片,楚麻汉辣的崛起彰显了“三双”机制精准锁定需求、高效整合资源的强大生命力。未来,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“三双”机制内涵,将营商环境“软实力”转化为高质量发展“硬支撑”,助力更多“黔货”出海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